如何解决服务型中小企融资难问题
2014-03-26
“十八届三中全会谈到全面深化改革,把金融体制改革作为一个很重要的领域推出,中小微企业到今天为止在金融服务上还困难重重,金融改革的目标应该是让有限的金融资源能够配制到使用效率最高、经营效益最好的企业。”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于3月19日在“服务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与对策”的研讨会上表示。
然而,现实是:中小企业融资艰难已是老大难的问题。
金融服务的乏力导致中小企业融资艰难问题长期存在,现有的风险评估模式下,金融机构会更看重资产的抵押,而相比大企业,中小企业在此方面并不具优势。
林毅夫认为,地区性中小金融机构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更好地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黄益平指出,与制造业相比,服务业的中小企业融资难度更大,更不符合传统行业提供融资的条件,而政策支持只会在短期内有效果,金融市场的扭曲导致融资问题变得严重,要更多依靠市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服务型中小型企业很重要却频遭融资难融资困局
林毅夫分析称,由于中小企业具有以下四方面融资特性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长期存在:首先从需求量端来说,中小企业资金需求规模小,在资金需求量上与大企业相比有很大差异;其次中小型企业通常没有比较好的抵押品,固定资产相对少,可供抵押物相对较少;三是中小型企业经营失败概率较非常高;四是,产品和服务相对成熟的企业,主要风险在于企业家的个人信用和经营能力,而对于创新型企业,还可能面临创新过程中的技术和研发产品是否能够过关和被市场接受的问题,如果产品过关但市场不接受也不能创造经济价值。
发展服务业在现阶段有多重要?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教授徐建国提到,2013年中国人均收入水平为6900美元,基本达到了中高收入国家水平;2013年中国服务业占比为44%,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中低收入国家49%的水平。“现在的关键词是寻找进一步经济增长动力,经济薄弱的环节可能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现在经济结构很重要的现象就是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
从资本角度解释,徐建国认为,过去经济发展主要靠传统产业资本积累,而未来则主要由服务业发展带来的人力知识资本和基础设施资本积累来推动,很明显能看到服务业的发展增加了人力资本与基础设施资本,因而增加了整个社会资本的总量,从理论上讲服务业发展非常重要。
制约中国服务业增长的因素很多,徐建国分析称,一是人力资本水平,服务业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如果劳动力没有一定水平生产出的产品水平很低。过去经济增长以工业化为基础,以现有的人口教育水平可以支撑,但产业进一步升级,特别是服务业产业升级,需要人力资本结构不太一样,如果进一步依靠服务业增长,那么人力资本的存量是很重要的因素;二是城市化发展水平,城市化是人口在空间上密度的聚集,具体到服务业,一般有特定服务半径,超过这个半径运营成本会大幅增加,这就要求半径内的人口密度达到一定程度;三是人民币汇率因素抑制服务业发展,人民币汇率低压低了国内服务企业相对利润水平,会影响资本向服务业流动;四是诸如金融、医疗等重要服务领域门槛较高也是制约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此外林毅夫特别强调指出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从社会发展角度讲,就业非常重要,中小微企业的农户雇佣可达到70%,贡献明显;从发展经验看,不少中小型企业很多非常有活力和创新精神,如果得不到良好的金融支持,其发展会受到制约。”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徐建国分析称,主要原因在于金融服务模式的乏力,导致中小微企业生存艰难。“在中国,中小企业是缺失的。”徐建国称,小微企业是草根阶层,成长为中小企业需要经济支撑,而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中小企业就很难生存,这中间的断层现象很多。金融体系的问题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重重挑战,长期以来的金融体系的利率管制扭曲了资金价格,不利于金融机构竞争,整个信贷市场的波动和利率的扭曲对金融系统中抗风险能力相对弱的中小企业冲击较大。
破解融资困局之道
当无法通过正规渠道满足融资需求时,中小企业往往只能诉求于非正规渠道,甚至是铤而走险。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一靠机构二靠市场。
黄益平指出,当利率被压得过低,正规市场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导致资本转向有国家影响力有政府影响力的大企业集中、而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被挤出,只能诉求于非正规渠道,从而进一步引发非正规资本市场价格过高。“既然在我们国家金融扭曲是融资难的很重要的理由,那么我们下一步可能要做的就是应该开放金融体系。”黄益平如是说,同时他还补充道:“开放金融体系可能带来的结果是:银行存贷差缩小,银行利润减少,资金价格上升。但如果开放利率市场,银行渠道融资成本上升,非正规资本市场价格下降,市场可能产生重新的资金配置,中小企业也可能获得更多融资。”
作为资金的供给端,长期以来,我国大银行主要布局在大城市,也更愿意为大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虽然政策方面对中小企业融资有倾斜,但黄益平提到,“我们不认为应该过度依赖政策支持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应主要依靠市场,服务中小企业融资重要的一点还是要依靠市场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要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它们更适合做中小企业融资。”
这点,与林毅夫的观点一致。
林毅夫如是分析发展地区性中小金融机构能更好地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不管从资金规模和信息对称来讲地区性中小银行均具有优势:对当地企业家和企业发展情形比较容易掌控,因此能够控制风险,加上地区性中小银行如果服务大企业本身会加大风险,如果是中小型企业客户分散可以分担风险。
现实的情况是“如果靠地区性中小银行去发展需要一段过程,当前对现有商业银行应尽量鼓励进行业务创新。”林毅夫建议,可让龙头企业来为下游的中小企业提供担保,以便后者向银行融资;或者,银行与产业集群里的龙头企业合作从而为中小企业融资。
不过,黄益平强调,“大银行可以做大企业,让大银行做小企业其实也是一种低效率的做法,”中小金融机构不是简单的缩小大金融机构,而是再生业务模式、成本形式,在收集数据和风险判断的格局上都应该有大的区别,中小银行特别是社区企业贷款应该有特定的经营模式,而不是简单地的把大银行翻版过来,包括中小金融机构,比如说银行,还有多层次的金融机构,最后形成非常发散的多样化经营体系,来给多样化企业融资提供服务。
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徐建国则给出了以下指出,从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的视角,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有五点建议:
其一是建立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例如征信制度建设在内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其二是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
其三是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理顺资金价格,减少扭曲,改变市场“求量不求价”的现状;
其四是包容金融创新,支持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其五是保持实际利率及信贷供应的基本稳定,避免宏观周期出现较大波动,为抗击风险能力较差的中小企业发展提供稳定的宏观环境。
在今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中小企业融资增加了渠道,林毅夫补充道提到:“新的互联网技术形成的大数据可以给客户类型归类,了解其交易历史、资金流、信用程度、失败概率,互联网商业模式也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方式和平台,应该积极对待,有些该规划,有些应该要支持。”来源:21世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