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小微金融服务难题
2014-10-16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小微企业数量迅速扩张,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新增人员就业提供了大量的岗位。从这个意义来说,无论是经济的健康发展,还是社会的和谐稳定都与小微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与小微经济的重要性形成明显反差的是,在传统金融服务格局中,小微企业被主要金融机构选择性忽视,难以得到充分的金融服务,小微金融服务需求被长期压抑,同时也挤压了经济健康发展的上升空间。尤其是“三期叠加”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小微金融服务难题必须要得到解决,同时也迎来了解决的契机。
小微融资再平衡的触发条件:三期叠加的新常态
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运行将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复杂局面。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去产能、去杠杆、去泡沫”的内在调整要求,成为经济下行的主要压力源,也成为融资结构调整的重要触发条件。“三期叠加”意味着商业银行面临的经济环境、宏观政策和市场机制均发生了深刻变化,各类金融风险因素明显增多,风险形态也呈现差异化和多样化特点,银行业的整体稳健和个体风险均面临巨大的挑战,因而成为触发小微融资“新均衡”的关键条件。
一小微融资当前的“非均衡状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决定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融资领域也应当适用这一原则,当某一主体融资溢价高于其他主体时,应当获得更多的信贷资源,反之则反是。然而,当前小微融资却面临着出价高、资源少的尴尬境地,而大中型企业却享有信贷资源倾斜和信贷价格优惠的双重优势:一方面,小微企业在融资价格方面处于劣势。相对于大中型企业融资,小微企业在向商业银行融资时不仅不能享受基准利率,而且还要支付较高的浮动利息,以及担保费、评估费、审计费、公证费等各类费用。调查显示,有超过40%的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超过10%,更有甚者超过20%。另一方面,小微企业在信贷资源方面也处于劣势。尽管近年来中央政策不断强调小微企业的重要性,但是截至2014年6月,小微企业贷款在全部企业贷款余额中的占比仅为29.3%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2014年6月份金融机构贷款投向报告》,这与小微企业在企业总量中近八成的占比明显不符国家工商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各类企业总数为1527.84万户。其中,小微企业1169.87万户,占企业总数的76.57%。而大中型企业却享有信贷资源倾斜优势。出于对信贷资金安全性的考虑,商业银行更多倾向于将信贷资源投向大中型企业。
二“三期叠加”触发融资“新均衡”。 “三期叠加”条件下,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双升,导致贷款业务的风险收益比发生重大转折,迫使其在客户群体选择和细分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以有效规避和分散风险,从而为小微金融“新均衡”创造了条件。
1、系统性风险中轴上移与非系统性风险分布异化。2009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下行调整期,尽管由于宏观调控和微刺激政策的作用,经济增长并未失速,但经济增长中枢下行调整已是不争的事实。2014年前两季度,GDP增速仅为7.4%,虽然仍处在合理区间,但却是近二十个季度以来的最低点。可以预见,在“三期叠加”的格局下,未来一段时期的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而在经济扩张和政策刺激期主动和被动扩张规模的商业银行,必将经历长期的去杠杆过程,并由此面临经济周期调整带来的系统性风险中轴上移。
从非系统性风险来看,商业银行不同类型的资产风险呈现差异化分布。一般而言,在顺周期阶段,大企业的信贷资产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但在“三期叠加”阶段,利率市场化以及市场风险的约束,将使大企业信贷资产的违约风险上升程度高于一般企业。尤其是受到宏观调控和经济下行的影响,房地产、“两高一剩”行业等重点领域风险暴露不断增多,涉足此类行业多为大型企业,其风险必然倍增。相对而言,小微企业因涉入程度浅、信贷量较少、运营灵活,信贷风险反而上升较为缓慢,融资吸引程度上升。
2、风险收益曲线移动为小微融资创造发展契机。在经济发展呈现整体性、趋势性和持续性上升态势中形成的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在“三期叠加”导致市场风险激增的背景下难以为继。商业银行规模扩张和利润增长的正相关关系不复存在,银行即使扩大规模也无法实现利润的快速增长。对于小微企业融资而言,由于其贷款的溢价水平远超过大型企业,可以为商业银行带来更多利润,弥补因市场风险上升带来的利润损失,因而成为“三期叠加”期商业银行服务的重要对象,而传统的价格与信贷资源的非均衡状态必将发生改变,新的均衡即将诞生。
小微融资“新均衡”的内在逻辑:融资、增信双螺旋
从融资和增信入手,打通融资和增信之间的双螺旋通道,是实现非均衡向“新均衡”转变的关键。所谓融资是要解决小微企业的流动性不足问题,尤其是在经济下行压力的情况下,小微企业更容易面临银行的逆向选择风险,极易导致其资金链条断裂,使流动性风险进一步加大。增信则是要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产生的风险控制问题,比如Stigliz和Weiss研究认为,由于信贷市场上存在信息不对称,银行信贷利率一般会低于最优的出清利率,由此引发逆向选择,排除更多的贷款需求。由于小微企业自身抗风险能力弱,容易成为商业银行首先排除的对象。
一小微融资发展的国际经验。目前国际上成熟的做法也主要是从增信和融资这两个角度入手:
第一,融资方面。有些国家通过设立专业为小微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提供稳定的信贷资金来源,以此解决流动性风险。此类金融机构可以从政府获得低息资金,因而贷款利率往往要低于一般贷款利率,而且期限也要长于普通贷款,更有利于保障小微企业资金来源的稳定性。此类金融机构包括美国小企业管理局、加拿大联邦企业开发银行、德国合作银行、韩国中小企业银行等。还有些国家通过财政专项基金,为小微企业发挥特定功能提供专项财政支持。比如,为鼓励小微企业产品创新设置产品创新基金,为吸纳就业设置就业保障基金,为帮助小微企业降低市场风险设置专项风险基金。各国政府对此类基金在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信用担保等方面都给予明确的优惠措施。
第二,增信方面。许多国家采取提供信用担保的做法,提高小微企业的信用水平。其中具体做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政府出资或支持建立小微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担保;二是由小微企业联合起来建立合作担保组织,采取集体合作制的形式为其成员提供贷款担保,政府对集体担保组织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
国内部分省市也从融资、增信角度做了大量的探索,比如温州鼓励设立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专项贷款。又如山东寿光由政府出资成立担保公司,将多家小微企业进行捆绑式融资,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第一单中小企业集合融资票据。再如浙江建行尝试与阿里巴巴联合推出网络互助担保。这些实践为小微融资难题破冰积累了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均由于融资和增信的双螺旋渠道未能打通,限制了效用的发挥。
二小微企业融资、增信双螺旋与新均衡。所谓小微企业融资、增信双螺旋是指融资、增信相互促进,循环提升,最终破除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的双向循环过程。一方面,从增信到融资。利用担保等手段,提升小微企业的信息透明度,使商业银行掌握更加全面的企业信息,有助于降低小微融资中的可能出现的集中抽贷问题,促使资质良好的企业获得充足信贷支持,降低流动性风险。另一方面,从融资到增信。随着小微企业资金可得性增强以及与银行形成良好的存贷关系,商业银行对于小微企业的信息掌握程度将再次提升。同时,由于授信本就是一个增信的过程,也会改善小微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因此小微融资将明显提升小微企业的信用程度,使其获得再次融资的可能性提升,可能获得的融资额也随之增加。由此循环往复,小微企业的信用水平和融资能力均得到改进。
随着小微企业的融资和增信的协同提升,融资的“新均衡”便会随之出现:一方面扩大了小微企业可能获得融资的区间,使小微企业融资的上限和下限向外延伸,在更大的融资空间内,商业银行能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利率,从而构成由不同融资、利率、风险多变量相互匹配的融资空间。另一方面增加了小微融资的成交密度。由于使小微融资的成交空间扩大,可提供的选择更加多样化,使小微融资成交的概率和密度随之提升,离散的融资关系变为连续的融资关系。当空间扩大、密度提升达到一定程度时,最终将改变商业银行在信贷选择中的风险收益比,使小微融资在既定风险下收益提升,而在既定收益下,风险下降,小微融资将成为商业银行的占优选择,新均衡出现。
小微融资“新均衡”的实现形式:主办银行制度
一融资、增信双螺旋与主办银行。小微融资“新均衡”是通过融资、增信双螺旋来实现的,只有当打通融资、增信之间的累次递进通道时,商业银行的风险收益比才会发生不可逆的变化,催生“新均衡”。但是传统政府及商业银行提供的融资或增信制度安排都属于静态的融资或增信安排,缺少融资扩大、信用提升的累进机制,同时也不能为这种机制的产生提供必要的保障。与这些制度安排相比,主办银行制度具有天然的优势:
第一,以更加灵活的市场化手段取代僵硬的行政安排。主办银行制度是一种市场化的安排,以价格调节取代行政安排,以制度改进的方式提升了融资的效率。与传统的政府融资增信相比,主办银行内部有一套科学的信用体系,并将小微企业的融资记录作为一项重要变量纳入信用考核,这就使获得过授信并按时偿还的小微企业容易得到更高的信用,进而获得更多融资支持,使得融资、增信达到双螺旋。
第二,以更加稳定的银企关系有效防止“搭便车”行为。在现行信贷管理模式中,一家商业银行在付出大量调查成本后,其做出的决策容易被其他银行效仿,产生“搭便车”行为,不仅削弱了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进行授信动力,而且打破了融资、增信的双螺旋改进通道。在主办银行制度下,银企之间通过建立一对一的信贷关系,可以有效稳定银企关系,避免搭便车行为发生,为融资、增信双螺旋提供安全保障。
第三,以更为有效的信息获取方式降低交易成本。现行信贷管理模式下,银企关系疏离,银行获取信息成本较高,风险难以防范。在主办银行制度的紧密银企关系下,通过建立监督机制,可以更好地获取企业信息,防范企业的盲目担保和抵质押行为,有效地抑制产能过剩和流动性风险的发生。对于暂时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主办银行基于信息上的优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援助,尽快帮助企业快速走出困境,防止因资金链断裂引发的连锁反应,平复风险,维护宏观金融的稳定。
第四,以更为合理的方式降低企业融资门槛。在现行信贷管理模式下,银行贷款多为担保抵押贷款,没有合格担保抵押品的企业难以获得银行贷款,在企业信贷需求较大时,容易形成复杂的担保圈风险。主办银行制度的建立,减少了银企间的信息不对称,使部分企业的贷款模式由抵押贷款转为信用贷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主办银行基于动产抵押管理上的优势,通过动产融资拓展了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了企业的融资门槛。
二主办银行制度运行的保障。当然,新型主办银行的运行,需要完备的制度保障:首先,要保证主办银行服务边界的动态性。无论是日、德,还是美国,主办银行与市场的边界不断发生改变。根据交易成本理论,主办银行制度可以将市场的交易成本内部化。固定的银企关系降低了因市场信息不完全带来的交易成本,但也会牺牲市场效率,提高替代市场所产生的交易成本,因而信贷管理模式的选择上应取决于主办银行制度和市场两者边际交易成本的权衡。当两者的边际交易成本相等时,主办银行制度和市场的边界便确定下来,但两者的边界会随着市场的逐步完善而发生改变。因此在信贷管理模式的构建上,应适合国家的发展阶段,避免信贷管理模式中过度的主办银行化或过度的市场化。
其次,要逐步建立起基于全产业链融资的“主银行群”制度。为了更好地内部化信息成本,主办银行制度应致力于以关系企业为核心的全产业链融资,通过引入“主银行群”制度,建立基于全产业链的风险分散机制。主办银行作为对核心企业提供最大信贷支持的银行,同时牵头多家银行参与全产业链融资,为链上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主银行群”对全产业链实行系统化统筹风险控制,通过多家参与银行的监控,协调整合链上各企业、各节点产生的信息量,消除各类信息不对称问题,将产业链融资风险平均化,以此内部化链上不同企业的各类风险。
再次,要探索将资产负债管理嵌入主办银行制度。企业资产负债各部类的信息缺失程度不同,主办银行搜寻成本也不同,应基于差异化的风险控制技术实施综合管理。面向企业的货币资金、可交易金融资产负债、应收预收账款、存货投资、所有者权益等资产负债管理需求,主办银行应基于银证保混合金融工具的广角视野,探索主办银行制度适合的领域与实现的形式。
最后,要降低主办银行制度下小微企业融资的流动性监管标准。主办银行制度可以使主办银行迅速掌握小微企业的经营变化,破解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同时避免多头授信、集体抽贷的情况发生,因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要小得多。这种制度可以有效地替代政府在银企关系中起到的监督作用,因此可以适当降低对于主办银行制度中银行流动性的监管标准,使其更好地发挥小微金融服务的作用。
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运行将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复杂局面。
“三期叠加”与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触发了小微融资的“新均衡”:系统性风险中轴上移,非系统性风险分布异化,风险收益曲线发生移动,为小微企业融资创造了发展契机。
从融资和增信入手,打通融资和增信之间的双螺旋通道,是实现融资再平衡的关键,不仅可以扩大小微企业的融资空间,而且能够提升小微融资的成交密度,使小微融资成为商业银行的均衡选择,而主办银行制度则是实现融资、增信双螺旋的重要形式。(来源:江苏省中小企业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