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贷后管理的“三看”、“四防”、“五守
2017-09-27
前言
授信后管理工作是授信前调查、授信时审查的继续和深化,是监控保障信贷资金合规使用和授信到期后能安全收回的重要管理模式。通过银行有关部门、岗位各尽其责共同完成各项授信后管理工作。授信后检查基本指导思想是本着以“问题导向”的检查思路,通过对授信业务用途检查、日常收息收贷管理、借款人经营情况、财务指标、风险缓释措施等相关内容的变化情况进行检查分析,从而对授信风险进行判断,并形成续做策略及管理评价。
授信后日常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借款人及保证人的公司治理、公司运营、财务及非财务信息、履约能力、银企关系、授信产品等。授信后检查实行分类管理。分类管理是提高授信后管理精细化水平从而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按照客户及其授信的风险状况及重要性设定不同的检查频率,检查内容也将有所侧重。按授信风险程度的不同,检查工作分为一般风险业务检查和低风险业务检查。按检查内容分为授信用途检查、全面检查。
接下来,本文将从授信后管理的三个简单手段展开讨论:
“三看”
看指标
1、汽车经销商库存量/单月销量比。该指标2以下基本正常,2以上则需关注。
2、钢贸企业授信周转次数。年周转10次以上较好,8次一般,6次以下较差。
3、建筑企业应收账款与主营收入比。该比例20%左右比较正常,超过较多的应进一步了解分析。
4、全部银行授信敞口与年主营业务收入比。该比例一般不超过30%,超过50%的严格控制。对新上项目企业酌情考虑;
5、对外投资占净资产比例。对外投资(包括隐含在其他应收款中的投资),一般不超过净资产的50%;
看资产
对民营企业,要求提供实际控制人夫妻个人名下主要资产信息,是否抵押,房屋证号等相关信息。一方面与负债对比,了解借款人实力;另一方面万一发生风险,可迅速采取保全措施。
看流水结算
企业发生风险前通常的一个共同点是现金流趋于枯竭,因此应十分重视结算往来。民营企业授信要求在银行有相匹配的结算往来,对主要结算、代发工资等在银行办理的民营企业优先支持。对存量授信审查审批时必须查看以往授信期间结算往来,至少提供客户三个月的对帐单。增量授信在批复要求中明确结算往来要求,贷后跟踪。对没有结算往来或结算往来明显不匹配的企业,即使有保证金或存单质押形成的存款,也要严格控制,原则上不予授信,已授信的限期整改或退出。
“四防”
01防老板“人”的风险。
关注企业老板是否有赌博、吸毒等不良嗜好,信用记录是否良好。对涉足期货投机的民营企业不予介入。
02防“四多”企业风险。
“四多”是指企业“贷款多、同一贷款额度下贷款银行家数多、非主营对外投资多、对外担保多”。“四多”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特别在经济金融危机、资金链紧张时极易发生风险,故要严格控制授信。
03防道德风险
防止银行相关人员为谋取私利隐瞒真实情况,提供虚假资料,甚至与企业合谋骗取银行贷款等。
04防操作风险。
民营企业很多风险控制和操作密切相关,如操作不当,极易形成风险和损失。如汽车合格证管控、货押、抵质押登记手续的办理等等。
“五守”
1、加强回访
授信后管理成果及授信客户现场回访成果如能充分利用,既可以有效促进以上工作的开展,又可以有效提高授信审查审批质量。为此,银行在授信审查报告中专门增加简要表式,要求客户经理填列授信后管理情况,包括在银行累计结算次数、金额、结算存款日均余额,风险经理通过会计系统或打印对账单加以核实。授信审查审批人员在回访客户时,把了解结算往来作为回访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和审查审批结果相结合。
2、学会运用系统工具
利用银行内部综合收益系统关注企业结算往来情况,利用外部企查查、裁判文书网等等加强对客户隐患信息进行及时了解。
3、早预警,早处理
授信风险预警信号的处置与化解,应针对不同等级的预警信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采取一项或多项措施,形成有效的行动方案,行动方案可采取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措施:
1、纳入重点监测客户名单,增加检查频次;
2、提前进行信贷重检;
3、变更授信条件;
4、提前重新评估贷款风险分类,降低五级分类;
5、暂停新增授信;
6、调整客户的信用评级;
7、提前制定资产保全方案,采取诉讼保全或财产保全措施;
8、加强担保,如更换保证人,提供更多的抵、质押品等;
9、处置抵质押品;
10、根据合同向保证人追索,要求其代偿借款人应付的本息;
11、采取额度管控措施,如暂停提款等(在有相应合同条款支持的情况下);
4、建立退出机制
对销售订单匮乏、产品质量较差、生产设备落后、生产环境低劣、法人代表及其经营管理团队能力低下甚至长期不在岗的劣质小企业,要坚决将其列为潜在风险客户名单并坚决转化和压降其贷款。对已出现不良贷款的客户,要采取有力措施坚决而快速地收回贷款,避免不良贷款处置的长期化。
5、形成有效工作底稿
要努力提升信贷检查方式,不断督促和引导支行检查人员逐步养成视频拍摄检查现场并将视频资料进行保存,形成有效工作底稿。(来源:梁琰 信贷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