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担保公司正在探索的新型担保之路
2018-09-21
来源:江苏金融汇 记者:胡春歌 陈苏宁
原文网址:http://wemedia.ifeng.com/79348498/wemedia.shtml
6月12日下午,在中山路338号江苏省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省担保公司)的会议室里,省担保南京分公司向现场的6家金融机构,介绍了公司最新的两大科技金融专项产品 ——“知慧保”和“百亿融资项目”。
这两只产品都是为科技型企业量身定制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方案。
至此,国内担保行业首次将知识产权、金融工具和科技企业联系起来——省担保公司开启了探索新型担保之路的变革模式。
必须创新
这次会议结束半个月后,我们在省担保公司见到了董事长胡昌林。
作为江苏第一代担保人,胡昌林对国内担保行业的发展、江苏担保公司的起落都有着独到的见解。
当问到: 为什么要推“知慧保”和“百亿融资项目”这两只专项产品时,胡昌林十分有感触地说:“我们一定要从传统担保机构向新型担保机构转化!”
胡昌林回忆过去20年国内担保行业的发展时介绍,1998年国家发改委成立了中小企业司,通过调研,在全国选了四个地方做试点,成立了担保机构,开始担保业务。其中一个试点就在江苏镇江,那里也诞生了江苏最早的国有担保机构。
经过1998年到2002年的试点后,国内陆续出现了一些担保机构,但是当时总数也不超过100家。2000年至2002年,省级担保出现。2005年以后,担保机构开始蓬勃发展,国有的、民营的,高峰期可能达到800多家,鱼龙混杂。接着就是随着监管的加强、市场的变化,很多没有实力的、民营的担保机构退出市场。目前剩下来的基本都是国有的、大型的担保机构。
胡昌林表示,一直以来,社会上对担保行业的认识比较浅,基本停留在传统担保阶段,“但是市场一直在变化,这个市场要求我们必须创新,才能走得长远。”
内外驱动
这种变化可能来源于外部政策和自身需求。
首先是宏观经济上,在目前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整个担保行业增速放缓,代偿上升,担保公司风控能力和担保实力面临挑战。但同时,担保行业资本实力和业务规模均保持增长,业务创新又将为行业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其次,从政策和监管上,2017年8月,国务院公布《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在国家层面明确了融资担保行业服务小微和“三农”融资的重要作用,以及政策扶持对于发展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的必要性。2018年4月,银保监会又发布《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四项配套制度,进一步为不同类型的融资担保机构业务发展方向明确了思路。
从区域看,实际上,在本轮经济深化改革中,江苏省政府将国有担保机构定位于经济发展的“四梁八柱”之一,而由于担保机构的业务特性,整个担保行业可以被看做是省内经济发展的稳定器。
对于担保机构自身而言,在当下的经济环境和商业变革中,传统担保不具备可持续性的商业模式。
“银行是合规性文化,担保在这方面是肯定比不上银行的,所以担保公司要做的是创新性文化,只要风险可控,我们就要做模式和产品的创新。”胡昌林说。
在胡昌林看来,新型担保,是银行的拾遗补缺,核心是与金融机构的广泛合作。
目前,省担保公司已经和48家金融机构签订了协议,包括信托、租赁、小贷、保理……创新的逻辑是:只要金融机构有资源、有社会风险共担意愿,就能够合作,能够实现利益共享。
“银政担”模式
胡昌林表示,国资担保公司最大优势就是国家给的“信用”。借助“信用”,做好资源整合,为中小企业服务,实现从传统担保向新型担保的转化,“我们现在就是要推银政担模式。”
所谓的“银政担”模式,就是银行+政府+担保。银行做资金通道,政府起推动作用,担保做兜底。
在“银政担”模式的思路下,省担保公司具体操作了三件事:一是推出“知慧保”,二是推出“百亿融资”,三是打造交易市场。
这三件事都是围绕一个内容——“知识产权”,为了让创新型企业能够通过“知识产权”实现融资担保。即促进知识产权和金融资源有效融合,拓宽创新型企业融资渠道。
但每一个创新之初,都有它的痛点。
胡昌林告诉记者,对于创新型企业来说,知识产权是一个非常好的融资担保标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知识产权的融资担保工作存在三个问题:一是估值难,知识产权说到底还是无形资产,目前国内对无形资产的评估标准不明确,评估机构稀缺,权威性、公信力不够。二是知识产权登记、保护过程的时间超过了银行贷款期限,行政管理和知识产权融资担保工作的特性不相符合。三是交易难、流转难。
“这些问题我们都在一一解决,省政府和相关科技部门也非常重视,现在在科技会堂那建了一个科技企业交易市场,已经挂牌了,等待企业入驻。”胡昌林说。
此外,省担保公司还和“我的麦田”知识产权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了合作,并在省知识产权局的指导下建立了服务江苏省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网络,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尝试解决知识产权金融业务中的问题。
三个定位
虽然创新,但是仍然要坚持金融机构审慎、稳健的作风。
采访中,胡昌林反复提及,创新和合规并不矛盾,金融机构一定要跟着国家政策走,国家扶持什么,金融机构就要支持什么,在国家的指导下实现业务的创新。
事实上,为了响应国家对中小微企业、“三农”的扶持,更好地为小微企业、“三农”服务,省担保公司调整了组织架构,陆续成立了普惠金融部、产业金融部、创新金融部和产业金融部。
用胡昌林的话说,担保也要打造专业的产品、专项的流程和专业的团队,要精准化服务、精细化操作。
“我们现在有三个定位:一是要做中小微企业和经济实体融资服务商;二是为科技型、成长型企业提供定制化融资方案;三是夯实社会信用基础。在行业上,我们今年的重点是,在知识产权领域探索,在三农领域试水。”胡昌林介绍。
可以看到,省担保公司的科技金融、创新金融之路已经开启。
此前,胡昌林曾表示,科技金融产品在推广阶段,要做好“样板房”“试验田”。要提升审批效率,200万元以内的纯信用担保,应做到见贷即保,200万元以上需要其他资产进行补充的担保项目,应做到与银行同步审核。
需要提及的是,创新之下的风控工作上,目前省担保将风险管理分为三块,即产品审批、非产品贷前审批、保后风险管理,在传统风险控制流程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分类细分,利用好大数据信息,提升效率,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慢难题。在平衡好收益与风险上,省担保公司未来将视市场对产品的认可程度进行相应风险定价,合理配置资源,解决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贵问题。